CAMPO 2008 : 廣場電影院

接下來的 CAMPO 2008 廣場電影院 
內容請連結 CAMPO 



11.19.2007

2008 : 廣場電影院 CINEMA LIVE PARTY

2008 : 廣場電影院

緣起

2006年一群年輕人為了推廣電影與音樂,在西門町電影公園獨立完成7場名為CAMPO的活動。造成風潮,受邀至全台各地廣場公園舉辦。
2007年影響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創意市集現象,從政府到民間團體紛紛跟進舉辦。
2008年CAMPO創辦人林欣儀再度秉持推廣電影影像的初衷,計畫為台灣文化下的電影創意產業再創另一夢想,計畫讓電影成為台灣全民運動(看電影,拍電影),目標用電影讓台灣成為世界注目之焦點,全力發展台灣電影文化產業。

夢想-年輕人能夠用更多元的角度看電影,了解本土台灣電影文化,進而鼓勵激發電影創作。
主動邀請【台北市西門地區文化發展協會】及【台南市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匯集地方資源,
利用每月一次固定活動,開拓年輕人電影藝術文化視野、使一般民眾對於電影有更多接觸的機會,藉此喚起民眾對電影的熱情,宣揚台灣電影文化特色。


夢想不再是夢想 - 電影帶領台灣走進世界

1989年 侯孝賢導演作品《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將台灣電影一舉帶上國際影展。
2000年 導演楊德昌因《一一》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殊榮。
2006年 李安導演憑《斷背山》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電影文化產業第一步 ﹣加強培養文化、電影人口

電影媒體除了娛樂功能外,應肩負文化傳承使命,觀察世界文化自覺意識較強的國家,在面臨好萊塢電影強勢入侵的情形下,無不警覺一國電影的興衰與其人民價值觀念的塑建及國家文化的保存息息相關,乃頃國家之力,全力振興本國電影,成效頗彰。專家學者一致認同政府與業者均須將電影視為「文化產業」予以輔導、經營。加強培養文化、藝術電影人口。
電影作為文化產業的一環,兼有娛樂與文化的特殊屬性,雖是娛樂商品,但因其具有藝術創作成分及強大的價值觀念型塑力量,也是文化產品。


2008廣場電影院 ﹣電影文化復興

還記得50年代嗎?那是台灣露天電影巡迴放映的黃金時代,在那人情味濃厚的農業社會,看電影是一項家族或親友的聚會活動,往往小孩在吃過飯後會拿板凳佔位置,開演前廣場總是人聲鼎沸,像是一場小型嘉年華。
《2008 廣場電影院》將集結全台灣獨立影像創作者,音樂人,獨立品牌創作者,創意結合地方多元電影資源,共同以“電影“為主題集體創作,推廣電影文化。
短片徵件發行活動,協助影像創作者發行作品,輔導獨立創作者參加國際影展。
聯合【社團法人臺北市西門地區文化發展協會】與【台南市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匯集地方資源,利用每月一次固定活動,開拓年輕人電影藝術文化視野、使一般民眾對於電影有更多接觸的機會,藉此喚起民眾對電影的熱情,宣揚台灣電影文化特色。並以開放態度,與各產業結合,共同營造另一種電影生活體驗。


獨立創作短片發表平台 - 發展電影產業,世界注目焦點

獨立創作短片發表平台,每月一次,定期短片作品發表空間,鼓勵年輕人用影像說故事,交流另一種生活的觀點,深入多元文化,發現台灣之獨特文化風貌,集結作品共同發行,刺激本土電影產業,參與國際影展,提高台灣文化在世界各地的能見度,呈現台灣獨有之文化藝術。

沒有留言: